摘要:抗日戰爭時期,南京國際安全區主席、金陵大學教授貝德士廣泛論及中國基督教及政教關系。他認為,戰時淪陷區教會人才流失、國統區人才過剩問題突出,教會人士應堅守崗位。戰時社會服務和教會發展同等重要、相輔相成,應齊頭并進、相互促進。淪陷區傳教士應避免與日偽當局發生沖突,以確保教會的正常運轉,但必須堅持正義和堅守底線。少數日本基督徒帶著真誠目的來華,但多數立場與日軍一致,政治壓力和民族主義是出現此種情形的主因。貝德士在譴責日軍暴行的同時,堅持與日本基督徒友好往來,努力促使其覺醒。貝德士的戰時書寫,為學界的相關研究提供了大量史料;貝德士的某些論斷,或可成為當下抗戰基督教史研究新的學術增長點。
關鍵詞:貝德士;抗日戰爭;南京國際安全區;基督教;政教關系
作者:徐炳三,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副教授。
期刊:《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20年第1期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英美在華傳教士與抗日戰爭研究”(17BZS067)。
附件:貝德士論抗戰時局下的中國基督教.pdf
(編輯:許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