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代的正當性是否來自基督教神學的世俗化是西方現代性之爭的焦點之一。德國哲學家布魯門貝格既不認可施米特的政治哲學把現代國家學說的一切重要觀念都轉換為世俗化神學概念的著名論斷,也未采取啟蒙主義的歷史進步論立場。他運用“隱喻學”方法將施米特的政治神學解構為隱喻神學,在此基礎上把現代性的根源詮釋為人的“自我主張”通過重新占據上帝的身位來對抗“靈知主義”的過程。由此,他在政治神學和啟蒙哲學之間重構了古今之爭的思想脈絡。
關鍵詞:布魯門貝格;現代性;世俗化;自我主張;靈知主義
作者:李貫峰(1985—),男,吉林長春人,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與德國美因茨大學哲學系聯合培養博士生。
期刊:《理論月刊》2018年12月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陸九淵道德直覺主義思想研究”(18CZX026);留學基金委公派研究生項目“漢斯·布魯門貝格隱喻學研究”(201406140012)階段性成果。
附件:在宗教世俗化與啟蒙理性之間——現代性之爭的隱喻學維度.pdf
(編輯:許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