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機構簡介:
云南省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創建于1984年11月,是云南省宗教學術領域的專業研究機構,主要從事云南省內的五大宗教和民族民間宗教的歷史與現狀、宗教與少數民族社會文化、宗教與云南和諧社會建設、宗教文化開發與云南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的研究。在此基礎上,輻射中國西南及中國少數民族地區,從事中國西南少數民族乃至中國宗教的比較研究,同時為政府決策部門提供可行性報告和建議。
歷任所領導:
1984—1987年副所長顏思久(主持工作)、韓敬。
1988—1991年所長韓敬、副所長楊學政。
1991—1994年副所長楊學政(主持工作)、韓麗霞(1994—2004)。
1995—2009年所長楊學政、副所長古文鳳(2007—2009)
現任所長納文匯、副所長蕭霽虹。
宗教研究所下設:
宗教理論政策研究室、佛教研究室、道教研究室、基督宗教研究室、伊斯蘭教研究室、民族民間宗教研究室、資料室、行政辦公室等?,F有研究人員8人,其中研究員4名、副研究員1名、助理研究員3名。
另外,中共云南省委統戰部“宗教理論與政策研究云南省社會科學院基地”辦公室和“云南省宗教學會” 秘書處設于宗教所內。
二、主要研究成果:
宗教研究所自成立以來,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公開出版的專著有:
云南社科院宗教所編《宗教論稿》,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顏思久主編《云南宗教概況》,云南大學出版社,1991年。
《云南伊斯蘭文化論文選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云南社科院宗教所人員參與編寫《迪慶州宗教志》,中國藏學出版社,1994年。
云南社科院宗教所編《云南省志宗教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楊學政編《云南宗教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楊學政編《云南少數民族禮儀手冊》,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
侯沖著《白族心史》,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2002年。
楊學政等編《云南基督教傳播及現狀調查研究》,香港宣道出版社,2004年。
《云南宗教文化研究系列叢書》(15本,云南人民出版社),分別是:
楊學政著《原始宗教論》,1991年;
劉稚,秦榕著《宗教與民俗》,1991年;
鄧啟耀著《宗教美術意向》,1991年:
徐亞非,溫寧軍,楊先明著《民族宗教經濟透視》,1991年;
楊福泉,鄭曉云著《火塘文化錄》,1991年;
李國文,龔有德,楊國才著《智慧的曙光----民族宗教哲學探》,1992年;
蔡毅,尹相如著《幻想的太陽》,1994年;
楊政業著《白族本主文化》,1994年;
楊學政編《云南宗教知識百問》1994年;
楊學政著《衍生的秘律》,1992年;
周凱模著《祭舞神樂---民族宗教樂舞論》,1992年;
楊學政,韓軍學,李榮昆著《世界三大宗教在云南---地域宗教比較研究》,1993年;
楊學政著《藏族納西族普米族的藏傳佛教》,1994年;
楊學政編《云南宗教史》,1999年;
韓軍學著《基督教與云南少數民族》,2000年。
楊學政編《中國原始宗教百科全書》,四川辭書出版社出版,2002年。
《中國原始宗教文化圖文叢書》(5本,四川文藝出版社,2007年),分別是:
起國慶著《彝族畢摩文化:信仰的靈光》;
楊學政,蕭霽虹著《苯教文化之旅:心靈的火焰》;
王宏剛等著《大漠神韻:神秘的北方薩滿文化》;
董建中著《銀蒼玉洱間的神奇信仰:白族本主崇拜》;
楊福泉著《走進圖畫象形文的靈境:神游納西古王國的東巴教》。
《云南宗教知識叢書》(6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分別是:
劉鼎寅等著《云南天主教》;
楊學政,袁躍萍著《云南原始宗教》;
楊學政等著《云南道教》;
韓麗霞著《云南佛教》;
馬開能等著《云南伊斯蘭教》;
肖耀輝等著《云南基督教》。
《云南宗教系列專史》(6本,云南大學出版社),分別是:
劉鼎寅著《云南天主教史》,2005;
姚繼德,李榮昆,張佐著《云南伊斯蘭教史》,2005年;
肖耀輝,劉鼎寅著《云南基督教史》,2007年;
蕭霽虹,董允著《云南道教史》,2007年;
另有《云南佛教史》《云南原始宗教史》待出版。
劉鼎寅,肖耀輝參加昆明市宗教局編寫組撰寫《昆明基督教史》,2005年。
劉鼎寅參加昆明市宗教局編寫組撰寫《昆明天主教史》并任執行主編,2006年。
蕭霽虹,劉鼎寅加參加昆明市宗教局編寫組撰寫《昆明道教史》,2007年。
劉鼎寅參加昆明市宗教局編寫組修訂《昆明宗教史》叢書一套五本,待出版。
完成出版了云南藍皮書系列之《云南宗教情勢報告》4部(2003-2004年,2004-2005年,2006-2007年,2008-2009年)。已完成待出版《中國南方民族宗教辭典》。自1987-1997年,編輯內部期刊《云南宗教研究》(半年刊)20多期;1998-2004年,編輯出版《云南宗教研究》論文集(內部資料)4本。
宗教所自成立以來,承擔了國家重大項目研究多個,接受省級有關部門委托,完成多項應用課題的研究,主要:
中美合作課題《白族佛教歷史資料及民間宗教信仰研究》(侯沖,1997年);
國家社科項目《云南阿吒力教經典研究》(2002,侯沖);
國家社科項目《云南道教碑刻輯錄》(2007,蕭霽虹);
國家民委課題《境外文化與宗教對南部邊疆發展穩定的影響》(2008,蕭霽虹);
此外還完成省社科規劃課題、有關部門委托項目20多個,在《世界宗教研究》、《宗教學研究》和《法音》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受到廣泛的關注和好評。
三、對外交流:
宗教研究所成立以來,與國內外許多機構建立由廣泛的交流合作關系。
1987年,宗教研究所與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合作,開展了“云南小乘佛教與東南亞佛教研究”項目,宗教所的部分科研人員赴日本參加了研討會。
1997年,接受云南省社會科學院領導的安排,在武定縣獅子上組織召開了“中韓指空國際學術研討會”。
2002年7月18-25日,楊學政研究員應韓國精神文化研究院邀請就云南佛教講學一周。
2002年8月,侯沖研究員應邀赴美就美國宗教對社會的影響及宗教的多樣性和種族的多樣性問題進行為期28天的訪問考察。
2008年6月19-21日,云南省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云南省宗教學會、香港中文大學基督教研究中心聯合,在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舉辦了“宗教、地方社會與文化學術研討會”。
2008年8月1日至4日,楊學政研究員應邀參加了在韓國釜山召開的“東亞宗教文化學會成立暨國際學術大會”。
2008年11月,楊學政研究員等出席了在香港舉辦的“中國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對話”會議。
2009年10月,楊學政研究員應邀參加了在日本北海道大學舉辦的第二屆“東亞宗教文化國際學術大會”。
(引自云南省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