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主任:嘉木揚·凱朝 |
宗教藝術研究室成立于1993年,最早稱為佛教文化與藝術研究室。2002年時任社科院院長的李鐵映同志來宗教所座談,指出藝術室的研究對象應該擴大到其他宗教藝術。在這一建議下,2003年更名為宗教文化與藝術研究室,成立初期的研究隊伍主要是丁明夷、王志遠、張總、何勁松、賈燕淮等成員,丁明夷任室主任,王志遠擔任副室主任。2000年—2008年由王志遠研究員擔任室主任,2008年至今,室主任為何勁松研究員。隨著羅炤研究員、張總研究員、嘉木揚·凱朝研究員以及一批年輕學者如聶清、沙湄、張小燕、陳粟裕等人的加入,人員及學科設置開始比較完備。本研究室主要在文物與宗教理論研究的基礎上,以中國的宗教文化藝術遺存為探究對象,涉及考古學、建筑學、石窟研究、中國佛教藝術史等領域。近年來主要從事中國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文化、藝術發展等方面的考察與研究。在傳統的理論研究領域之外,宗教藝術室還關注了社會上當代宗教藝術的發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學術上的配合。此外,室里的學者們還在努力地進行藝術實踐,在這一過程中對藝術本身進行體悟式的研究,使得學術研究更加深刻,這個也是藝術研究室的堅持與追求。
宗教文化藝術研究室及各位研究人員先后承擔“池田大作思想研究”、“三階教研究”、“中國蒙古地區佛教文化”、“中國本土宗教藝術研究”等院重大、重點項目,參與院外“中華藝術通史”、“民間信仰與中國社會”、“中國儒學史”等重大課題,在學術界獲得很高評價。
各位研究人員曾多次參與國內外寺院的營建與宗教景觀的設計,如無錫靈山景區、海金山東林寺景區、云南大理崇圣寺景區、安徽九華山大愿文化園等。王志遠、何勁松、聶清等研究人員還為各地寺院書寫了大量匾額楹聯,在參與社會實踐的同時,也提高了寺院的藝術性與文化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