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漢族在現實生活中的實用主義文化傳統較為強烈,其形成原因應當從漢族發展早期的思想文化內核——宗教觀中去尋找。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遠神論”是造成這種實用品格的重要原因。近代中國在面臨西方列強入侵和社會急劇轉型時,不僅未能較好地反省自身的實用主義弊端,反而進一步強化了這種傳統。然而,也正是由于作為中華民族主體民族的漢族對宗教信仰普遍較為淡漠,其宗教排他性大為減弱,對周邊各民族宗教和外來宗教具有極大的開放性和包容性,這有利于中華民族宗教文化多元通和模式的形成。
關鍵詞:漢族宗教信仰;實用主義;后世影響;比較研究
作者:杜鵬,男,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民族宗教學研究。
期刊:《云南社會科學》2019年第2期
附件:漢族宗教信仰的實用主義傾向及其后世影響——以西方宗教傳統為鏡.pdf
(編輯:許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