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美]瑪莎·布瑞爾·奧卡特(Martha Brill Olcott)著、李維建 譯
出 版 社:時事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7年12月
目錄
前言
鳴謝
第一章 “9·11”之后:意外的機會
第一節 上梁不正下梁歪
第二節 美國的存在:一個新力量
第三節 改革的新機遇
第四節 五個國家與一個地區
第五節 學會獨立生存
第六節 向自己的朋友學習
第七節 仍然危機四伏的地區
第二章 中亞:獨立后的十年
第一節 國際社會提供有限的介入,而不是承諾
第二節 長期戰亂的地區
第三節 潛伏著非傳統的安全威脅
第四節 五個獨特的國家
第三章 “9·11”之前中亞的地緣政治
第一節 俄羅斯:新帝國主義取代帝國主義?
第二節 中國:展望未來
第三節 美國:伸出不冷不熱的手
第四節 近鄰與厚望
第五節 歐洲和亞洲的朋友仔細考察中亞
第四章 解決社會與經濟負擔
第一節 哈薩克斯坦取得了經濟的成功
第二節 哈薩克斯坦的石油領域
第三節 管理意外的利潤
第四節 經濟需要多樣化
第五節 土庫曼斯坦:仍在浪費自己的潛能
第六節 吉爾吉斯斯坦:急于改革,但并未繁榮
第七節 塔吉克斯坦:它那失敗的經濟還有救嗎?
第八節 烏茲別克斯坦拒絕改革
第五章 政治體制建設的失敗導致權力繼承面臨挑戰
第一節 吉爾吉斯斯坦:美國錯過了機會
第二節 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能堅持住嗎?
第三節 烏茲別克斯坦:未兌現的改革承諾
第四節 土庫曼斯坦:唯一秉持斯大林主義的國家
第五節 塔吉克斯坦:遲到了一步
第六章 轉變中的地緣政治:非如所愿
第一節 美國的新角色
第二節 俄羅斯重新確定它的存在
第三節 中國:未來的大國
第四節 中亞和外部世界
第七章 未來的期望:應對共同的問題
第一節 中亞仍是有凝聚力的地區嗎?
第二節 共同的安全問題
第三節 潛在的經濟問題
第四節 不良建議與緊縮的預算
第五節 政治體制建設的失敗
第六節 責任在于中亞地區的領導人
第七節 援助者的設想
附錄一 各國基本信息
附錄二 主要經濟指標
附錄三 主要社會指標
附錄四 多邊援助
附錄五 “9·11”前后美國政府的援助
附錄六 自由支持法案基金(1992-2003)
附錄七 經濟增長(1990-2002年)
附錄八 主要合資項目
附錄九 能源生產
附錄十 自由之家的民主指標(1997~2000年)
附錄十一 打擊毒品泛濫
附錄十二 主要政黨
附錄十三 伊斯蘭組織
附錄十四 主要城市——舊稱與新名
(編輯:許津然)
主辦: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內容與技術支持: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網絡信息中心
聯系人:許津然 電子郵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5號859房間 郵編:100732
電話:(010)8519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