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美秀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06年12月
內容簡介
本書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對20世紀以來世界基督教各大教派的社會關懷展開了全面、透徹的分析和系統而具體的闡發,其內容涉及到當代羅馬天主教會、基督教傳統主流教會和當代福音派的社會思想及其實踐活動。本書從倫理學、社會學、歷史學和文獻學等多種角度展示了當代天主教會的社會學說、倫理神學、以及當代基督教對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生態、生命倫理等問題的關注。全書對當代基督教的研究從思想領域進一步擴大到其社會學說和倫理學說領域,并對其社會、政治層面的對話展開了專門探討。
目錄
前言
第一章社會關懷的基本問題
第一節 教會的使命
一、教會的責任
二、圣經教導
三、社會關懷、道德判斷與信仰的關系
第二節 方法、范圍與局限
一、教會在社會領域發揮作用的方式
二、教會關注社會問題的范圍
三、教會社會關懷的局限性
四、神學家的作用
第三節 道德智慧的四個來源
一、圣經、傳統、理性和體驗——權威性的試金石
二、圣經的詮釋與問題
三、傳統
四、理性
五、體驗或經驗人名索引
第二章殊途同歸——社會關懷的進路
第一節 基督教主流教會
一、圣經訊息和教會傳統
二、個人道德和社會道德
三、基督教“主流教會”——社會關懷的生力軍
四、問題與代價
五、美國福音信義宗教會——教會闡述社會立場的一個例子
第二節 羅馬天主教會
一、天主教會的特點
二、天主教的社會訓導文獻
三、教會的雙重使命
四、教會闡述社會理論方法的變化
五、內部的多種旋律
第三節 基督教福音派
一、卡爾·亨利的社會思想
二、英國福音派的觀點
三、洛桑會議的突破
第三章天主教社會訓導
第一節 社會訓導的基本特點
一、社會訓導文獻
二、社會訓導的意義
三、社會訓導與社會變遷
四、社會訓導主題與要點
第二節 社會訓導概要與變化
一、社會訓導的目的與特點
二、社會訓導發展的三個階段
第四章世界基督教會聯合會與羅馬天主教會
第一節 世界基督教會聯合會
一、歷史概要
二、聯合會的信理基礎、性質與目的
第二節 關懷上帝創造的世界
一、“負責的社會”——1948年至1966年
二、“公正、參與和可持續的社會”——1966至1983年
三、“公正、和平與創造的整合”——1983年以來
第三節 聯合會與羅馬天主教會的關系
一、1965年以前的民間交往
二、聯合工作小組——日內瓦與羅馬之間的橋梁
三、社會思想與社會行動領域的合作
四、困難與障礙
五、世紀末的新轉機
第五章維護和平 反對戰爭
第一節 和平與正義戰爭
一、和平的意義
二、正義戰爭理論的形成
三、正義戰爭理論
第二節 教會為維護和平而努力
一、羅馬天主教會
二、基督教會
三、世界基督教會聯合會
第六章反對種族主義 促進種族和解
第一節 反對種族隔離制度中的南非教會
一、南非種族隔離制度
二、南非教會的不和諧音
第二節 世界基督教會聯合會
一、第一階段——1948年至1968年
二、第二階段——1968年以后
第七章基督宗教倫理學的變遷
第一節 天主教基督教倫理學歷史上的差異
一、倫理神學的職能不同
二、教會論的影響.
三、對罪、律法和圣經的看法各異
四、各自的強勢與弱勢
第二節 基督教倫理學——以改革宗為例
一、改革宗倫理學的基本主張
二、改革宗傳統的豐富多樣性
三、改革宗倫理思想的源泉
四、罪與善
五、律法與福音
六、上帝和世界
第三節 當代天主教倫理神學
一、梵蒂岡第二屆大會會議及其教會論
二、卡爾·拉納和基本自由
三、道德規范和方法的修正
四、《人的生命》及關于教會訓導權的討論
五、女權主義的崛起
六、解放神學的影響
七、個人良知成為倫理標準之一
八、柯倫事件
九、“整肅”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名詞索引
(編輯:許津然)